2019结束得早,甚至,让我感到有些措手不及。时间与时间并无异同,更多的,是在我的主观感受下:2018仿佛才刚过去,不停歇地,2020马上就要取代2019了。
是什么引起了这种时间感知上的错觉,甚至更进一步的,让我感到焦虑和不安。必然般,能找到很多各不相同的答案,但到底,终归会回同一个点,那就是时间与自我的矛盾。也许,换一种说法会更容易理解:这2019,没有令人满意的结果。
2019其实过得很简单,就是不断的学习编程,学习编程;不断的写代码,写代码;时常读书和看电影;以及,应付着学业上的任务……
这一年里,花了很多时间在代码上,学习代码以及写代码。即便这些时间年比重并不大,但相比去年,仍是整数倍的量级差别。值得高兴的是,技能的学习带来了实质性的结果,比如,带来了各种机会,比如,会接到各种项目的委托。是种进步。
进步的,不止技术,还有想法。
世界所有,从不会那么简单。困难,或者简单,存在主观性的因素,而这种主观,往往随知识的增长,简单变成困难,自信满满变成毫无底气。
达克效应,有时让我感到焦虑:路,还远着,但时间,不多了······
于是,感到惶恐,害怕与时代落伍,被时代淘汰······
也花了很多时间在读书和看电影这两件事上。
接近200的观影记录,接近40的读书记录。或许,算不上多,只是,相较2018,是种进步。
并不算得上喜欢读书,然而为什么,总是坚持?
我现在非常害怕变老。油腻与俗套往往是伴随年老的副产品。或者,我们都可以,“就这样······无所谓······就这样。”,但,终归不是初心所在。我希望自己,多少要和别人有所different。
“不一样”,简单,也困难······
于是,开始对书籍和电影都抱有目的。
大体上过得忙碌,已经做到了“看起来做了很多事情”。但仍然很可惜,浪费了不少时间。
例行公事般,比对去年定下的目标,什么做到了,什么没做到。其实很惭愧,去年所定目标,并无太多合理性与长远性,本质上终究只是在迎合形式,并且,常年如此。但,如果一切都于意义本身出发,将会毁掉多少形式主义者啊!
······
去年的目标
2019年,并没有按照目标去行动,甚至,渐渐脱离了原本的计划,但,并不是坏事。因为未来本就难以预料,谁都需要一定程度的随机应变,况且,做了计划之外算是有意义的事情。
如果在2020年有什么要做的,暂定目标还是有:
但,真正的方向,大概是:不要变得油腻,不要落入俗套,开开心心,不生病。诸如此类······
放弃了Bitcron,租用阿里云ECS自建博客,使用Wordpress驱动(上半年使用Typecho)。
19年年初作的决定。我很认同:博客是内容的载体,我们应当注重创作本身。但大多时候,作为“不仅仅只是写博客的人”,在Bitcron的实际使用过程当中,需求仍远远得不到满足,便只能放弃。
在使用Bitcron短短半年时间里,投入了很多精力,比如:Bitcron相关的开发。如今,是Bitcron爱好群里的一名管理员,偶尔解答相关使用问题。
放弃Typecho是同一个原因。
即便Bitcron在使用上没有完全满足我的需求,但其理念仍深得我心:人类创造内容,我们负责渲染。
某种程度,也是初心所在。
博客域名从nooooe.cn
换成了bearye.cn
。
2019下半年,开始有意削弱各project/site的联系,甚至形成各自完全独立的部分,初衷是为区分各种产品与项目之间的关系,我相信这对将来避免各种冗余杂乱是非常有益的。
原本打算注册bearye.com
域名。
bearye.com
已被注册,本将在11月中过期,并无续期迹象,时候正好,偏偏最后一天该域名又被续一年。其中是否存在些许缘由不得而知,而我只能作罢了。
开发并上线了小程序版博客(@熊野志)。
有很多粗枝末节,没什么好说的。说到底只是把博客数据以小程序的形式展现罢了。但不管网页还是小程序,要做到两端完全兼容甚至适配其实并不简单,再者,小程序本就非博客的替代品。所以,另外搭了一个站点,小程序内容向此站请求,并且只会选择性把文章发布在小程序上。
采取此措施只是不得已罢了,因为如要完全兼顾两者,必然的,可预见的,会带来各种工作上的负压和数不清的麻烦。
这个项目用于线上售卖我的产品与项目,实现自动化。于我,这个项目具有意义上的性质——作为一种阶段的象征。
初代产品,总是存在不少的瑕疵。短短运行了几个月后,由于缺少维护,现在已经暂停,只供访问无法操作。
这个项目存在很多bug,代码也写得很糟糕。这使得后期运行和维护变得特别困难,如今只能暂停了。
但并不意味着会被舍弃,在2020年我将会为此投入大量的时间。
存在bug?代码糟糕?好,那就重写一遍吧。
博客的内容展示样式,源于内容。打算改版博客,初衷也是为了更优雅地展示内容。
但事实是,不了了之。
不了了之,原因在于对自己的认识错误。非自媒体,更非文字工作者,要定性的话,废话本子或许更为恰当。于是最终还是没有改变,这里还是老样子。
只消知道,守旧,不是件坏事。
没什么好说的。
(按新旧从上到下排序)
Neteasemusic Player @网易云歌单播放 free
WP 豆瓣观影插件 free
Phomaster Pro @Typecho 摄影主题 charge
Readmark @专注时钟小程序 free
熊野应用中心 private
Mininut @WP小程序 / Mininut @Typecho小程序 charge
不时思考生命,并且具体到自己本身。
世上的大多数事情,没有意义。
并不想论证这句话,只是概念性般存在自己的想法中罢了。然而其所带来的,往往不会那么简单,比如,对语言和行为产生质疑,又或者,多几分悲观。我相信任何人都会经历某些相同的阶段,仿佛一种套路——人生仿佛一种套路。而我恰逢此时,惶惶然。
但凡生命都具时间,意味着有开始,也有结束。
对此思考,往往只会加重对前一个观点的认同。
世人常说时间随生命流逝,我亦如此。
但,
对人而言,沙粒不断坠落的过程就象征着光阴的流逝,但也不能单单认为这是自己的失去。如果将我出生的那一刻定义为拥有全部时间的话,时光确实从我手中流逝了;但如果将我死去的那一刻定义为我拥有了自己全部时间的话,那么,我一直都未曾失去过时间,而是一直在获取时间。
第一次读到, 仿佛醍醐灌顶,冲击着自己深处的认知,但即便如此,想改变长时间的思维定势没那么容易。便也只到这个地步罢了。我的周围,没有什么发生改变。
人的终极问题远不归结于此,但,就像所有人一样,不断思考,问自己,问世人,问世界。
多少,也算人生所在。
他们是形式的忠实信仰者,不断迫使着别人参与他们举办的形式,而将对那些反对者行使“审判权”。
形式主义,不仅仅作为一个令人讨厌的词语,连带实施者,我也难生好感。
形式的环境,形式的长辈,甚至,他们本身就是一种形式。形式主义已作为一种工具存在。
任何地方都存在形式,而妥协,是种无奈,因为强迫力总与形式主义同时存在。
于是,只好后退一步,尽量避免让它成为一种主义。
仪式与形式根本上不同。
比如,意义上的根本,性质上的根本,执行方式上的根本。
2017,一切淡如止水,像是一种稳态;
2018,迎来人生第一个转折,仿佛是一种积淀;
2019,不断地焦虑,好像已经到了决战前夕。
2019,
更多的,变得不知未来所在,结果所在;
更多的,只能不断的学习,学习;
更多的,发觉自己的无知,路的遥远;
更多的,在意时间,在意成果;
······。
许是好事。
篇幅稍长,写给别人,多说无益;写给自己,只消一两语,便是全部。那么,就到这里吧。
最后,
2020,你想要什么答案?
4 thoughts
森纯博客
新年快乐呀
熊野
@森纯博客 新年快乐
热搜
文章非常好超喜欢
fayda
2020,加油吧!就像前些天比较火的“后浪”里的一句话我很喜欢:心中有火,眼里有光。